倪學網 - 作品介紹(倪匡雜文及其他)

 

倪匡除創作大量小說外,還寫了很多雜文、散文及自己的一些經歷等。透過這些作品,讀著可以更了解倪匡的思想,亦能知多一些他不平凡的遭遇和生活中的趣事。

 

 

 

雜文          

石縫中

沙翁雜文

第一至第三輯

皮靴集

眼光集

不寄的信

心中的信

夢裡的信

酒後的信

雲端的信 (又名:

倪匡說三道四(3)示愛)

燈下的信 (又名:

倪匡說三道四(2)情話)

失落的信 (又名:

倪匡說三道四(1)偷情)

風颺的信 (又名:

倪匡說三道四(4)真愛)

無情的信 (又名:

倪匡說三道四(5)博懵)

倪匡三拼

倪匡眼中一百個

女名人

說人解事

吾寫又寫(1)、(2、(3)及(4)

為極權抬轎的奴隸

何必認真

與倪匡對談、

與倪匡對談2

倪匡散文集
 

倪匡老香港日記
 

       
           
書評          

我看金庸小說

再看金庸小說

三看金庸小說

四看金庸小說

名家談神鵰 / 五看金庸小說

我看亦舒小說

           
其他          

Cowries and Cones of Hong Kong

倪匡傳奇

(又名:見聞傳奇)

靈界

(又名:靈界輕探)

陳果齊神秘的背後

最好與最壞的時候,你最想遇上誰? 

倪匡談命運

 

倪匡談往事

 

 

 

       
           

返回倪學網首頁

         
1

 

 

 

 

 

 

 

 

 

 

 

 

 

 

 

 

 

 

 

《石縫中》

 

倪匡在他的專欄「皮靴集」中一篇名為「新移民」的文章中,提到他第一次投稿在報上的散文「石縫中」:

 

       『還記得第一次投稿在報上發表的一篇散文,題目是「石縫中」,看到開山之後的石縫中,在沒有土、缺少水的情形之下,居然還有一株樹生長著,根部盡量蔓延,有感而發,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之中,也是可以掙扎求存的。走上犯罪之途,那是自尋陌路。』

 

回頁首

 

 

 

《沙翁雜文》 第一至第三輯

 

《沙翁雜文》共三集,都是倪匡在香港明報以沙翁為筆名撰寫的雜文,由遠景出版事業公司出版。

 

若果認為衛斯理小說內對中共政權的批評已令你眼界大開,在《沙翁雜文》中,更是淋漓盡致,每一個批評,都有具體的例子及理由支持,可見他對專政的透徹認識。

 

除政治外,《沙翁雜文》的題材極廣,包括時事、人性及書評等等,從各篇文章中,可以充份了解倪匡的性格及見解。

 

回頁首

 

 

 

《皮靴集》

 

《皮靴集》由香港銀河社出版,當中的雜文,都是倪匡於1982年以「皮靴集」的專欄名稱,沙翁為筆名在香港明報發表。

 

以下介紹節錄自「銀河」編者於《皮靴集》的介紹:

 

       『「皮靴集」的雜文是他的另一種形式,以敏銳的觸覺、卓越的洞察力,刻劃出事物的變化,啟發性極濃,猶如他對衣著的品味偏愛,黑白分明!性格獨特!』

 

回頁首

 

 

 

《眼光集》

 

《眼光集》揀選了部份倪匡由1982年至1986年間寫下以電視為主題的文章,包括電視節目的題材、編劇、製作、藝員的演技、流行曲及電視圈的怪現象等等。

 

回頁首

 

 

 

《不寄的信》

 

《不寄的信》是《隨想》和《不寄的信》兩個散文專欄的結合。在這些散文中,倪匡著重表達個人的感情,和男女之間的愛情關係。因為倪匡很多的看法,都和傳統的“道德”的觀念相反,所以發表後的反應不一,有的大表贊同,有的強烈反對。

 

這些觀點,不是刻意的反叛,而是倪匡自己的想法。

 

所以,《不寄的信》是了解倪匡內心感情世界的捷徑。書中把散文分為六部份:「自我篇」、 「男人篇」、「女人篇」、「情愛篇」、「隨想篇」及「寫實篇」。

 

回頁首

 

 

 

《心中的信》

 

倪匡稱《心中的信》中散文,其涉及內容較《不寄的信》更廣泛,但基本上都是闡發他在感情上的各種感受。

 

《心中的信》這書名,是黃霑改的,意義和「不寄的信」一樣,因信在心中,自然寄不出去。此外,倪匡在自序中更稱『「心中」又有極深的蘊義在,可供無窮回味。』

 

你或許不同意倪匡對感情的觀點,但在他的散文中,總能感受到他在感情上的慾求及苦澀吧!

 

回頁首

 

 

 

《夢裡的信》

 

《夢裡的信》把倪匡的散文分為四部份:「緣份」、「夢裡人」、「不眠人語」及「酒徒」。

 

以下介紹抄錄自博益出版社的封底介紹:

 

  『《夢裡的信》是《不寄的信》和《心中的信》的延續,是倪匡第三批沒有寄出的信,再深一層揭開他那浪漫不覊的內心世界。 』

 

回頁首

 

 

 

《酒後的信》

 

《酒後的信》全是倪匡抒發己見的散文,書中共分三部份:

 

 1.「感懷又一年」:倪匡稱在整理稿件時,發現「字裡行間的傷感意味,彷彿又濃了一些,自然,人又老了一年了!」

 

 2.「常說的一些話」:倪匡先寫下一句自己常說的話,然後再以註解的形式寫下這句話的意思及理由,形式十分新奇獨特。

 

 3.「男女學講義」:共十二講的講義,全都和男女關係有關,文風很嚴肅,和平時的散文略有不同。

 

回頁首

 

 

 

《雲端的信》(又名:倪匡說三道四(3) 示愛)

 

明窗出版社於1987年至1990年出版了五本倪匡散文集,書名全都叫作「XX的信」。明窗於2007年再度出版,易名為「倪匡說三道四」系列。

 

《雲端的信》集自兩個週刊專欄的散文,編輯前分為兩部份:普通形式的散文和「一些常說的話」。

 

明窗出版社把第二部份屬語錄形式的「一些常說的話」,亦改成散文形式,再按內容分為五輯:「男女」、「可笑」、「人老精」、「生活體驗」及「心曲」。

 

回頁首

 

 

 

《燈下的信》(又名:倪匡說三道四(2) 情話)

 

倪匡寫作時,因怕寂寞,就算在白天,都會開燈作伴,所以這一集的散文就叫作《燈下的信》。

 

除了燈光外,倪匡亦習慣在寫作時要有音樂,增加熱鬧氣氛。但倪匡說:「如果不是內心寂寞,弄得它那麼熱鬧幹甚麼?」

 

讓我們打開《燈下的信》,感受倪匡在熱鬧中的寂寞吧!

 

書中散文分為六輯:「胴體美」、「妓女」、「『情話』綿綿」、「遊戲人間」、「處世」及「胡思亂想」。

 

回頁首

 

 

 

《失落的信》(又名:倪匡說三道四(1)偷情 )

 

倪匡稱把散文集名為《失落的信》,是因為強烈地感到失落,但不知道原因。

 

倪匡的散文常常挑戰一些被奉為金科玉律的傳統觀點,但又有其理由,讀者可以自行思索,同意與否,又是另一回事。例如,倪匡主張「人人有權自己處理己自的生命」,所以,若娼妓自己不覺得痛苦,實在不必要逼娼為良。他又提出女士應份貪慕虛榮,認為「男人罵女人貪慕虛榮,唯一的原因是由於他滿足不了女人的虛榮。」

 

書中散文分為以下六輯:

1. 問愛 – 成年人的遊戲

2. 逼娼為良 – 男人女人的奇怪心態

3. 怪行為 – 看似天經地義的行為,其實莫名其妙

4. 行事 – 這種事我絕不會做,但你有權去做

5. 自找 – 找快樂難,找煩惱卻隨時有大贈送

6. 絲連 – 由外物觸起的奇想

 

回頁首

 

 

 

《風颺的信》(又名:倪匡說三道四(4)真愛 )

 

倪匡寫作《風颺的信》中的散文時,正值1989年六四事件,當中有一些議論時局的文字,於是用了「風颺」這名字,來自《漢書》中描寫時局的句子:

 

「於是七雄虓闞,分裂諸夏,龍戰而虎爭。遊說之徒,風颺電激,並起而救之。」

 

倪匡議論時局,一貫的激烈,決無妥協的餘地。他寫道:「古今中外歷史上,沒有一件事比這次北京屠城更卑鄙下流殘忍無人性的。」

 

書中散文分為五部:「北京屠城」、「真愛」、「人生酒庫」、「性格」及「黑白」。

 

回頁首

 

 

 

《無情的信》(又名:倪匡說三道四(5)博懵)

 

倪匡於1990年9月的自序中提到,當他在整理散文時,精神及肉體正遭受一連串的打撃,情緒非常低落,所以散文集名為《無情的信》。

 

書中散文分為五部:「我是我」、「伴侶」、「叛黨」、「笨事」及「娛樂」。當中包括思念故人、概嘆人性醜惡及讉貴中國當權者等等。

 

回頁首

 

 

 

《倪匡三拼》

 

《倪匡三拼》 書中的散文及雜文,分為三部份,故名之《倪匡三拼》。

 

第一部份是「情趣的一章」,可看見倪匡的喜好及樂趣。倪匡講述自己如何從搜集貝殼、養魚及做木工等嗜好找尋到無窮樂趣,並介紹各樣兒時遊戲。

 

第二部份是「守護的一章」,倪匡從不同的主題,闡述自己的見解,是守護自己主見的文章。

 

第三部份是「旁觀的一章」,由眾名家寫倪匡,評倪匡。

 

雖然倪匡在自序中提到:「一個人是什麼樣的,連自己都無法知道,他人自然更無由得知」,但《倪匡三拼》從三個角度描寫倪匡,定能讓讀者更了解他。

 

回頁首

 

 

 

《倪匡眼中一百個女名人》

 

倪匡對部份女名人事業上的成就,自認所知不多,尤其是職銜,更常常說不太清楚。在每篇文章中,倪匡都以男性的觀點,用約五百字,來為每一個女名人作簡單的素描 ,雖不完全,但也足以知道她們多一點點,亦可了解倪匡的觀點角度。

 

一百個女名人包括: 曾於「原振俠與衛斯理」中飾演白素的胡慧中、在電視劇「女黑俠木蘭花」分別飾演木蘭花及穆秀珍的趙雅芝及楊盼盼、還有梁淑怡、林青霞、許鞍華、陳美齡、鄭裕玲、劉嘉玲、鄧麗君、鄧碧雲、梅艷芳、林燕妮、三毛、亦舒、瓊瑤、李碧華、方逸華…… 以上例子,排名不分先後。

 

回頁首

 

 

 

《說人解事》

 

《說人解事》,既說人,又解事,近百篇的人和事,在倪匡筆下,活龍活現,其功力不需多說。

 

書中人物及事包括:哈公和他的煙斗、董培新的射藝、許冠傑的「衛斯理」、王祖賢的「白素」、黃霑和他的碩士銜、林振強的「宇宙無限」、水禾田和他的疤痕、金庸和他的法書、三十年來張徹、周潤發領獎記、楚原的浪漫情懷、洪金寶大哥大、梁朝偉和他演的韋小寶、查小欣和她的「粉彩筆」、徐小明和「海市蜃樓」…… 以上例子,排名不分先後。

 

回頁首

 

 

 

《吾寫又寫》(1)、(2)、(3)、(4)

《為極權抬轎的奴隸》

《何必認真》

 

倪匡回流香港後,在香港報紙《蘋果日報》撰寫散文。雖然關於衛斯理小說的寫作配額仍未回復,但已是讀者的福氣了。

 

倪匡在蔡瀾先生的專欄客串,最先名為「倪匡客串」,由2007年8月14日至9月14日, 寫了30篇文章,並以討論金庸的最新修訂版小說打響頭炮。

 

由2008年1月4日開始,專欄以「倪租界」為名,意思是租用蔡瀾先生的專欄,斷斷續續發表了不少散文。

 

相信「吾寫又寫」有兩個意思。它和廣東話「唔寫又寫」同音,代表了倪匡早先表明「寫作配額」用完,說了「唔寫」,但現在「又寫」。第二個意思當然是指「我」寫完又寫,不知不覺之間更可集結成兩本書。

 

《吾寫又寫》(1)、(2)、(3)(4)、《為極權抬轎的奴隸》及《何必認真》六本書,包括了「倪匡客串」 及「倪租界」的所有文章,但欠了一篇在2009年4月3日發表的「好吃的都冇益」。 此外,在「吾寫又寫(2)」中多出兩篇未曾發表的散文:「青苔日厚自無聲」及「春色滿平蕪」。

 

《吾寫又寫》(1)的散文分為「金庸小說」、「蔡瀾」、「娛樂」、「詩」及「隨想」。

《吾寫又寫》(2)的散文分為「好書」、「選舉」、「情色」、「美食」及「隨想」。

《吾寫又寫》(3)的散文分為「吾寫•悟想」、「吾寫•好讀」、「吾寫•官場」、「吾寫•國土」及「吾寫•趣事」。

《吾寫又寫》(4)的散文分為「吾寫•港事」、「吾寫•原味」、「吾寫•國情」、「吾寫•男女」及「吾寫•隨筆」。

《為極權抬轎的奴隸》的散文分為「北思國情」、「神州大地」、「「父母」官」及「香江奇情」。

《何必認真》的散文分為「玩樂人間」、「難忘佳餚」、「賞心悅目」、「神遊太虛」、「處世之道」及「雜記」。

 

回頁首

 

 

 

與倪匡對談》(口述:倪匡;筆錄:馮振超、戴子傑、蔡俊健)

《與倪匡對談2》(口述:倪匡;筆錄:戴子傑、蔡俊健)

 

香港免費報紙《AM730》邀請倪匡寫稿,因倪匡用完了他的「寫作配額」,所以推辭了。《AM730》編輯提出建議,不需倪匡親自下筆,由編輯與倪匡對談,再筆錄下來。

 

於是,就出現了「與倪匡對談」這個別開生面的專欄。

 

曾在倪匡的講座看過他談笑風生的風采,再看「與倪匡對談」,深覺筆錄者的記錄方式及文字,確能表現出他的神韻。

 

兩本 書包括由2007年9月30日至2009年8月5日在報紙發表的文章,共276篇,但欠了以下八篇:

「全職文化人」 (2007年11月9日)

「上海菜」   (2008年3月10日)

「民俗學家」  (2008年6月16日)

「董培新」   (2008年7月21日,但《與倪匡對談2》中多一篇「董培新畫集」)

「無人能射」  (2008年9月10 日)

「教練無國界」 (2008年9月12日)

「追查毒源」  (2008年9月26日)

「倒眉貪官」  (2009年1月30日)

 

回頁首

 

 

 

《倪匡散文集》(編:王錚)

 

「倪匡散文,數以千計。但可惜這些優秀散文,隨著時光的流逝,漸漸長埋於故紙堆中,不為世人所知。幸得有心人努力搶救,歷時經年,總算發掘出一批珍貴佚文。這些散文,內容繁多,計有:針砭時事、生活趣事、人物小記、好書推介、電影評論、世相百態、文藝創作、科學幻想等等。礙於篇幅,本書無法盡錄,只能擇其善者而精選之。讀者諸君當可從這些散文中,認識到一個至情至性的倪匡先生。 」

 

(摘錄自「內容簡介」)

 

回頁首

 

 

 

《倪匡老香港日記》(主編:施仁毅、王錚)
 

本書將倪匡的佚文舊作整理,分為五個題材:「我的時代」、「我的香港」、「我的生活」、「我的觀點」及「我的嗜好」。

 

編者王錚更 將倪匡在香港的重大事件、作品和劇本,整理成「我的日記」,由1957至1992年,資料彌足珍貴。

 

回頁首

 

 

 

《我看金庸小說》

 

倪匡是一個極喜歡看小說的人。他看了很多遍金庸小說,每看一遍,都擊桌驚嘆,嘆為觀止,並給予「古今中外,空前絕後」的總評語。

 

倪匡把他看金庸小說的心得發而為文,公諸同好,寫成金學第一部研究作品:《我看金庸小說》。

 

在書中,倪匡提到新舊版的不同,他代寫《天龍八部》的過程。他亦評價各個主要人物,分為絕頂人物、上上、中上及下下人物等評級。

 

倪匡更評論每部小說,並作出以下排名:

 

「鹿天笑神雪倚射

 書連俠飛碧鴛白」

 

回頁首

 

 

 

《再看金庸小說》

 

倪匡詳細討論《鹿鼎記》、《天龍八部》及《倚天屠龍記》三部作品,分析金庸在人物、情節及結構的精彩之處。

 

回頁首

 

 

 

《三看金庸小說》

 

倪匡今次看的是《笑傲江湖》,並再一次討論《鹿鼎記》,分享他對各人物的看法及金庸出神入化的小說寫作技巧。

 

回頁首

 

 

 

《四看金庸小說》

 

倪匡在「四看」中談《射雕英雄傳》及《神鵰俠侶》,提到《射雕英雄傳》的新舊版分別,亦分析各主要人物的性格及其內心世界,包括郭靖、楊康、《射鵰》及《神鵰》的黃蓉、黃藥師、郭襄、金輪法王、楊過、小龍女及楊過的瘦黃馬等等。

 

回頁首

 

 

 

《名家談神鵰》 / 《五看金庸小說》(和其他作者合著)

 

《名家談神鵰》由博益出版社出版,邀請各名家執筆,暢談《神鵰俠侶》,各抒己見。名家包括倪匡、林燕妮、劉天賜、鄧偉雄、蔡瀾及簫笙,更邀請了金庸作序。倪匡所佔篇幅超過全書一半,文章題目為『金庸作品中的「情書」』。

 

《五看金庸小說》曾由遠流及明窗出版,由倪匡及陳沛然合著。當中倪匡的部份,和《名家談神鵰》中的一樣。

 

回頁首


 

《我看亦舒小說》
 

亦舒是倪匡的妹妹,但他不避嫌疑,寫下《我看亦舒小說》,對她大讚特讚,因為他認為小說寫得實在好。倪匡提到當他第一次看完《玫瑰的故事》後,已是凌晨四時,心中想著為何能寫得如此精彩,直到天亮,不得不自認自己也沒有這樣精彩的作品。到了天亮,他又拿起書來,再讀第二篇……

 

於是,倪匡寫下《我看亦舒小說》,發表自己的感想,其風格和「我看金庸小說」系列相類似。

 

《我看亦舒小說》包括「總論」,然後討論四部小說:《喜寶》、《蠍子號》、《風信子》及《玫瑰的故事》。

 

回頁首

 

 

 

Cowries and Cones of Hong Kong(作者:Rick Luther, Nee Chung (倪聰))

 

本書於1975年出版,是以倪聰原名出版的作品。

 

根據《生命力》雜誌2008年9月版提到,倪匡與英國人Rick Luther合作出版 Cowries and Cones of Hong Kong,介紹香港貝殼,當中的相片全由倪匡拍攝。

 

倪匡曾是亞洲兩大貝殼收藏家之一(另一位是日皇裕仁),甚至租用一單位專門擺放他的收藏品。但他對貝殼的興趣突然消失,將之全部出售。

 

回頁首

 

 

 

《倪匡傳奇》(又名:見聞傳奇)

 

倪匡的作品,常對中國政治抱著批判的角度,我們可從《倪匡傳奇》一書更了解他的觀感。

 

倪匡將他多年在內地的生活,在書中逐一描寫。他曾參加過一星期土地改革運動、治淮工程、打野豬、採人參等等,見聞極廣,部份經歷更成為他日後小說的一部份。例如,在《木炭》中只得「半張臉」的邊五,就是他曾見過一個被黑熊襲擊後倖存的人。

 

書中除了不少有趣的見聞外,亦有提到倪匡三次險死的經歷、兩次遇鬼的經過、以及各式各樣他在神州大地看不過眼的荒謬事情。此外,倪匡提到他在嚴寒時,因未有煤供應 ,又見河水已凍到底,所以拆去木橋生火。但他因曾得罪大隊黨委書記,於是小事化大,更得了「破壞交通」的罪名,屬反革命罪行之一。在鬥爭會後,他被隔離到一間小屋中,每兩週要交出數萬字的檢討書,而黨亦派人到上海調查他是否有反動背景。期間,只得一隻波斯貓陪伴倪匡,發展出一定程度的默契,亦是倪匡日後寫《老貓》的基礎。

 

最後,雖查不到任何反動背景,但大隊黨委書記仍決意要整治倪匡,倪匡得悉後,決定逃亡。

 

回頁首

 

 

 

《靈界》(又名:靈界輕探)

 

衛斯理堪稱是世上最多奇遇的人,而作者倪匡也遇過不少屬於靈界的奇事。倪匡提到凡是玄學範疇內的事,都屬於靈界。而玄學就是現代人不知道原因,亦無法運用現有的知識來作有系統的解釋的事情 。

 

倪匡在《靈界》一書和讀者分享許多靈界的現象,全無虛構,他更嘗試作出假設及解釋。

 

除了公開自己鐵板神數的命書外,書中還提到各項法術(如五鬼大搬運及大卸八塊)、見鬼經歷、靈媒、碟仙、扶乩、輪迴、時空轉移、狐仙、陰宅及妖物等。

 

回頁首

 

 

 

《陳果齊神秘的背後》
 

陳果齊上師原先在警界服務多年,後來皈依佛法,藉佛法普渡眾生,後更獲密宗大師真傳上乘密法,是顯密共修的佛法行者。

 

倪匡是基督徒,他寫這本書只是想說明陳果齊上師和超自然力量的關係,並認為陳上師與佛祖的關係,和他與上帝的關係相同。

 

書中記述陳果齊上師皈依佛法的過程,探討他的前世身份,了解他何以能運用超自然的力量,並在驅魔、咒語及鬥法等實例中,看到他發揮的超自然力量能造成什麼結果。

 

回頁首

 

 

 

《最好與最壞的時候,你最想遇上誰?》(口述:施永青、林以諾、倪匡;撰文:方芷晴)
 

林以諾牧師:信仰耶穌,主張「有為」和「有所不為」;

施永青  :主張和實踐老子「無為而為」的管理模式;

倪匡   :創作衛斯理,人生「無所為」。

 

2007年11月,他們三人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對談,名為『以諾檔案之「老子•耶穌•衛斯理」』,以有所為、無為及無所為的人生管理為主題。

 

本書記錄了三人的對話,並附送當晚的雙DVD,是了解倪匡的人生觀和信仰的絕佳選擇。

 

回頁首

 

 

 

《倪匡談命運》(主編:施仁毅、王錚)
 

本書主要包括《靈界》的文章,以及在《香港鬼故事》每一篇故事的前言,將倪匡對鬼魂的理論作一次有系統的整理。

 

編者王錚更就「靈界」這個主題,蒐集了多個問題,由倪匡親自作答。

 

回頁首

 

 

 

《倪匡談往事》(主編:施仁毅、王錚)
 

本書主要包括《倪匡傳奇》的文章,以及在《倪匡三拼》中關於倪匡童年時在上海和同伴玩的遊戲。

 

編者王錚更就「往事」這個主題,蒐集了多個問題,由倪匡親自作答。

 

回頁首

 

 

返回倪學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