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毒誓》的賞析文章包括:

 

1. 翻看《毒誓》隨筆

 

2. 空中衛斯理書齋 - 毒誓(連結至「葉李華個人網站)  主講:葉李華,主持:梅少文

 

 

返回倪學網首

 

 

 

 

 

 

翻看《毒誓》隨筆    作者:紫戒 (200710月12)

 

看到《毒誓》這個書名,腦海中首先出現《報應》這個故事,心想不知倪匡會否又以外星人的力量,來解釋發下毒誓而食言的後果。

 

再次看《毒誓》,翻看之前,對於故事大部份情節,竟有點模糊,印象中只記得主角在沙漠遇難時,想起自己曾發下毒誓,心想要應驗了,但後來被一群白衣女士救起。白衣女士的來歷,竟記不起,這種情況對我來說,較為少見。

 

忘記關鍵內容,相信主要原因是自己不太喜愛這個故事,而且主要情節和毒誓不太有關。繼《黃金故事》中利用錄影帶,今次倪匡在《毒誓》中利用羊皮故事,名正言順地在衛斯理系統中再次寫下武俠故事。

 

倪匡提過他的長篇武俠故事不及中、短篇的好看,似乎他對他最著名的作品《六指琴魔》也不太喜愛。我也沒看過他的長篇武俠故事,只看過十多個中、短篇的,也覺得不太特別。可能是因為金庸寫得太好吧,倪匡在文字上總是少了那份古樸感。此外,金庸及古龍塑造的人物實在是太有質感及個性,提起他們筆下的人物,華人都深知他們的性格及遭遇:最有資格稱為大俠的郭靖、機智伶俐的黃蓉、深情而又反叛的楊過、純真及不食人間煙火的小龍女、四條眉毛的陸小鳯、外冷內熱的西門吹雪、不殺一人的楚留香、飛刀例不虛發的李尋歡……實在數不勝數。倪匡也曾承認過他的武俠小說寫不過金庸和古龍,所以求變,終以衛斯理系統開創華人世界科幻小說的新局面。

 

《毒誓》有約一半情節都是武俠小說,可能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總覺得這個故事不太好看。《毒誓》講述唐代長安大豪裴思慶於沙漠中遇難,想起自己曾殺害結義兄弟並搶去其未婚妻,心想當日結義時發下之毒誓:「若有異心,會渴死餓死在沙漠之中」 ,預計自己將會死在沙漠。他又想起第一次在沙漠時認識的美女金月亮,並送了他一柄據說是真神賜給波斯王的匕首。但他在垂死一刻,竟被一群神的白衣女士救起。由此,才開始有了一點懸疑感,究竟白衣女士是什麼人,為何她們永不會老?

 

白衣女士聲稱她們屬於天國,要「升天」回到「天國」去,就要依靠裴思慶手上的匕首。裴思慶為了逃離她們的控制,更憤恨她們殺了金月亮,於是騙她們要用匕首自殺,才能升到「天國」。心腸惡毒的裴思慶,竟想不到他 誤打誤撞,說出了當中關鍵。事實上,死亡非終結,反而是一種解脫,在中國佛教及道學上,也時有提及,要拋棄臭皮囊。而倪匡在《解脫》及羅開系列的《解開死結》中,亦有採用這種說法。但比較原振俠系列的《人鬼疑魂》,生前忠於組織的陳慶國,死後仍是忠於組織的鬼魂,死後 非但未能解脫,思想更是沒有變化,可謂大異其趣。

 

說回《毒誓》的故事,比較有趣的是裴思慶逃離「天國」後,衛斯理估計他未能回到長安,應了毒誓,死在沙漠之中。因為他經歷了兩次死亡的痛苦,誓言加倍。倪匡似乎對 「惡有惡報」這說法甚感興趣,先在《報應》中描寫「果報神」的強大力量,能懲戒施惡報的人。到了《毒誓》,雖沒有講述有否力量對付違反誓言的人,但在他的筆下,裴思慶種下惡果,需要在沙漠經歷兩次死亡的痛苦,就正如《尋夢》中的楊立群,他前世犯下的罪行,至少要死在劉麗玲手中兩次。而在後期的《天打雷劈》中,倪匡更說過「惡行逆轉」這設想:「真過癮!想想都過癮!」

 

至於白衣女士的來歷,看到最後才解開,是故事較科幻的一部份,但和「毒誓」一詞無關,也只是整篇武俠故事中的一個點綴而已,難怪翻看時不太記得了。

 

(完)  回頁首

 

返回倪學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