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斯理與福爾摩斯    作者:紫戒(修訂於2008年3月3日)

 

理性上,大家都知道衛斯理是倪匡虛構出來的人物,但感性上,卻又覺得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住在我們的城市中,揭開許多謎團,結識很多外星人,並多次挽救地球。衛斯理和白素兩人,就如柯南.道爾爵士筆下的福爾摩斯和華生一樣,是真是假都不重要,因為已經活在讀者的心坎中。

 

比較福爾摩斯,衛斯理讓讀者覺得真有其人的困難程度是高得多的,主要因為以下兩點:

 

科幻小說缺乏現實感

 

科幻小說的現實感,明顯較其他類型小說打了折扣。在衛斯理小說中,很多超越現實的事物都呈現在讀者面前,包括各式各樣的外星人、會思想的機械人及電腦、空中及海底基地、隱形人及支離人等等。讀者明知一切都是假的,自然會較容易抽離故事。

 

而福爾摩斯的偵探小說,一切都根據邏輯及線索推理,符合現實處境,自然易取信讀者。 此外,福爾摩斯的作品在場景敘述方面很細緻,很多讀者都真的以為福爾摩斯和華生住在倫敦市貝克街221b號,如今是福爾摩斯展覽館,聘用一名祕書專門處理寄到福爾摩斯的信件。

 

 

故事之間的矛盾

 

倪匡強調想象力,不會受以往故事及設定的限制,所以不會刻意留意故事和角色的一貫性。好處是讀者能馳騁於更汪洋的科幻世界,缺點則是在不同的故事中,較常出現矛盾。例如,人類起源就有多項說法。就算人類性本惡的原因,也有多個設想,例如《盡頭》、《眼睛》、原振俠系列的《靈椅》等等。角色名字也常搞錯,白素的哥哥白奇偉,原來和白素的弟弟白勇是同一人。但衛斯理仍能給予讀者強列的真實感,可見倪匡的功力。就算在《地心洪爐》中,衛斯理在南極遇上北極熊,也無礙大家對衛斯理的愛戴。

 

有時讀者(包括筆者)會提出故事間的矛盾,當作一種小趣味來分享,其實這只是極喜歡衛斯理作品的表現。不好看的作品,不會花時間看,更不會耐煩去發現一些矛盾。

 

 

儘管有以上兩個困難,但倪匡仍能成功塑造活生生的衛斯理,主要是因為有以下的重要元素。

 

第一人稱的寫法

 

倪匡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敘述衛斯理的故事,故事中常會出現「我」,讀者易於投入,透過衛斯理的角度及思想,探索一個又一個的謎團,使讀者有陪伴衛斯理一起探險的感覺。亦因為是第一人稱的關係,我們常 常感到衛斯理有很多缺點,這是因為衛斯理沒有太刻意隱瞞自己的過失的緣故。

 

雖然柯南.道爾爵士也是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但稍為不同的是他以第二主角華生的角度側寫福爾摩斯,讀者就會和華生一樣,對福爾摩斯神乎其技的推測大感配服,非一般人能做到。

 

另一方面,倪匡也曾以第三人稱的方法寫衛斯理,包括《從陰間來》、《到陰間去》及《陰差陽錯》,但可能是因為長時間看到衛斯理的第一人稱寫法吧,所以感覺很不親切。而在原振俠系列中,亦常見衛斯理出現,不過是以「那位先生」來稱呼。因為是由第三者描述,衛斯理也變得如福爾摩斯般,有點兒被「神化」了。例如,在《奇緣》中,奇事會的會員在等待衛斯理,主人說他最守時,而他果然沒有遲到,亦沒有早到,報時鐘聲和門鈴聲同時響起,他就依時出現在眾人面前。但他又因有要事而要即刻離開,不過,他介紹萊恩上校入奇事會,引發出了《奇緣》這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同樣,雖然福爾摩斯大多數故事是由華生的角度講述的,但也有例外,例如,在《“格洛里亞斯科特”號三桅帆船》(The "Gloria Scott")中,是由福爾摩斯口述,再由華生記下;而在《獅鬃毛》(The Adventure of the Lion's Mane)一案中,更是由福爾摩斯撰寫,非常珍貴呢!

 

 

衛斯理的性格缺點

 

衛斯理不是一個虛假的完人,他性格衝動及固執,很多時粗疏大意。他好管閒事的性格,老實說,容易惹人討厭。在《老貓》中,他聽見警察朋友關於張老頭的怪行為,就探訪他,遭拒絕後,又私自偷入他家中,受到大黑貓的襲擊。儘管衛斯理因此解破老貓之謎,但也有點兒過份。另一方面,亦是因為這些缺點,使衛斯理更像一個真實的人。

 

福爾摩斯會為自己注射古柯鹼,當作麻醉劑來使用;雖然這在當時藝文界頗流行,但華生也認為這是一個缺點。此外,在第一個故事《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中,提到他對天文不太了了,因為他認為地球繞太陽轉,還是太陽繞地球轉,都與他毫無關係。

 

 

衛斯理的失敗

 

衛斯理也不諱言自己的過失,他常常作出錯誤推論或因疏忽而被人欺騙。在《移魂怪物》中,他才發現被《未來身份》的萬良生完全欺騙了。他也在《奇玉》揭露自己年青時失敗經歷,受托尋找奇玉,最後竟被人偷去。這些失敗經歷,代表衛斯理不是必勝的英雄,無形中增強了真實感。

 

福爾摩斯的第三個故事《波希米亞醜聞》(A Scandal in Bohemia),也講述福爾摩斯輸給一位名叫艾琳.艾德勒(Irene Adler)的女士,。在《跳舞的人》(The Dancing Man)一案中,雖能破解所有密碼,但也未能阻止兇案的發生。

 

 

背境時間設在現代

 

雖然衛斯理故事的題材多是科幻,但故事發生時間卻是在「現代」,讀者就會覺得事件發生不久,不會有抽離的感覺。讀者雖見到很多脫離現實的事物,但仍是在閱讀同一個時代的故事。不像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故事發生在二萬年後,讀者 較難投入。

 

福爾摩斯的故事也是寫於同年代,發生於英國維多利亞時期。

 

 

加插真人真事

 

衛斯理的故事間中會加插真人真事,但又會姑隱其名,讓讀著推敲,增加了不少閱讀的樂趣。例如,《地心洪爐》提到1962年9月1日伊朗大地震,原來是由於衛斯理和傑弗生在打鬥中,無意啟動儀器而引發的。還有《追龍》中星相學預言將會毀滅的東方大城市、《謎蹤》的墜機元帥、《算賬》中只剩下三 句說話配額的「老人家」……這些疑幻疑真的情節及人物,令讀者不禁猜測事實是否就如故事般一樣。

 

 

四十年的創作

 

倪匡從1963年開始,到2004年,共寫了百多個故事,讀者自然倍感親切。一個創作了四十年的角色,不斷陪伴讀者成長,實在屆指可數。

 

恰巧的是,福爾摩斯故事寫於1887年至1927年,也是四十年。把他們兩人比較,實在是有趣。

 

 

停寫小說的原因

 

衛斯理和福爾摩斯的故事除了同樣延續了四十年外,兩個系列都曾經中斷。倪匡曾於1973年至1978年停寫衛斯理小說,之後撰寫《頭髮》,當年評為最受香港青年歡迎的小說。倪匡沒有無緣無故讓衛斯理再出來,《頭髮》到最後解釋了衛斯理原來到了「天堂」,所以才消失了。

 

柯南.道爾爵士則嫌撰寫福爾摩斯故事使他放棄了文學創作,所以在1893年《最後一案》(The Adventure of the Final Problem)中, 讓福爾摩斯和「犯罪界的拿破崙」莫里亞蒂教授在大瀑布中同歸於盡。當時連柯南.道爾的母親都向他抗議,讀者更穿著喪服為福爾摩斯默哀。於1901-02年,柯南.道爾爵士寫下《巴斯克維爾的獵犬》(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描寫福爾摩斯一宗以往的案件。在1903年,柯南.道爾爵士讓福爾摩斯於《空屋》(The Adventure of the Empty House)死而復生。

 

此外,倪匡在《只限老友》中,暗示衛斯理決定移民到其他星球,所以大家再看不到衛斯理的故事。而柯南•道爾爵士在《狮鬃毛》(The Adventure of the Lion's Mane),提到福爾摩斯退休,居住在蘇塞克斯小別墅,過著田園生活。雖然福爾摩斯退休後仍有處理一些案件,但他已漸漸淡出偵探的舞台。

 

兩位作者都重視書中人物的真實性,所以就算停寫,也要在故事中交待原因,是一種很有負責感的表現。

 

 

「衛斯理世界」

 

倪匡寫下多個系列,包括衛斯理、原振俠、羅開、木蘭花及穆秀珍、浪子高達、年輕人及黑莎公主、遊俠列傳(雖只得一部作品)和非人協會等等,各個系列的主要人物都會在其他系列出現,互有牽連,建構出一個宏偉的「衛斯理世界」,這是福爾摩斯系列缺乏的。成功建立的「衛斯理世界」,對於讀者投入作品是有著非常重大的幫助。

 

如果第二種人、神仙、有思想有生命的虛擬人,和活的機械人1等等都是新的生命形式,衛斯理也是新形式的生命,因為:

 

衛斯理在穹蒼的一粒微塵中,從一夥腦袋誕生,於字裡行間屢遇奇事,在讀者的心中活出生命。

 

(完)

 

 

1 不同形式的生命詳情,請參考《第二種人》、《神仙》、《死去活來》及羅開系列的《夜光》。

 

 

返回倪學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