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圈套》(《玩具》續集)的賞析文章包括:

 

1. 《圈套》的時間理論

 

2. 空中衛斯理書齋 - 圈套(連結至「葉李華個人網站)  主講:葉李華,主持:梅少文

 

 

返回倪學網首

 

 

 

 

 

 

 

《圈套》的時間理論    作者:紫戒 (200712月24日)

 

有關時光旅行的故事,可以分為兩大派別:可改變未來,或不可改變未來。

 

能改變未來的派別,曾受到「祖父悖論」(Grandfather paradox)的挑戰:如果一個人回到過去,在他祖父認識祖母前,殺死了祖父,那麼自己應該就會消失。

 

而英國牛津大學量子學家多伊奇(David Deutsch)提出平衡宇宙這個理論,說宇宙存在了很多個世界,時光旅行者只是去了另一個世界,並會不影響本身的那個世界。所以,平衡宇宙就像一棵大樹,時光旅行者可以在不同「分枝」之間移動,而每個世界即使有同一個人,都會有著不同的遭遇。多伊奇亦用了數學方法,證明在量子世界中,會出現類似平衡宇宙的現象。

 

電影《回到未來》第一至第三集(Back to the Future I,II and III),就採用了這個理論,看似主角是回到了過去,影響了歷史,因而改變了未來。實則上,他是創造了另一個未來,快樂地生活。但原先的世界還是存在的,在原先世界的人,還是如似往過活。

 

採用這個派別的小說,故事會較容易寫得精彩,因為情節可以千變萬化。香港導演劉鎮偉就曾拍了《西遊記第一百零一回之月光寶盒》、《西遊記第一百零一回之仙履奇緣》及《無限復活》,講述主角回到過去後,如何千方百計改變未來,但都未能真的如願,當中有很豐富的娛樂性及有一定的啟發性。不過,因為牽涉不同時間的因果 互動,較容易引起混亂。

 

倪匡的故事則採用第二個派別:未來是不可改變的。在《叢林之神》、《天書》、《命運)及《雙程》中,三位主角對於已知道了的情形,都無法改變。

 

在《雙程》中,雖能預知翌日會有飛機失事,但結果依舊。

 

雖然在《叢林之神》中,霍景偉憑著他的預知術,使白素臨時不乘搭即將失事的飛機,但也可說是早已注定了霍景偉要救白素的。

 

而在《天書》中,則以鏡子來比喻兩個地球的關係,並解釋一切事情都在另一個地球已發生了的,所以無法改變。但如以鏡子作比喻,反射後的影象自然相同,除了左右調轉之外。但如果是折射,或 「鏡子」是有凹凸或如哈哈鏡般,兩個地球發生的事,會否有點不一樣呢?

 

在《命運》中,發現了能預知未來的石頭,最終對石頭的來源及預測能力沒有結論,只能作出多個假設。建築師宋天然假設這些石頭都是計劃書,一切只是依照計劃行事。如果未來真的只是計劃,是否會有漏洞,可以有辦法使未來不按計劃執行,亦即是等於改變了未來呢?

 

在《圈套》中,更出現了因果難分的情形。未來世界的機械人,是由於人類不斷發展知識及文明而發明了電腦及機械人。但人類的知識是從何而來的呢?原來這是未來世界的機械人所設下的圈套,讓全世界的人都擁有科學知識。

 

這個圈套改變了人類的發展方向。試想想,如果人類沒有發展科學知識,可能會研究巫術、降頭或蠱術。在衛斯理的理論中,巫術的運用,是由於人腦利用了宇宙的力量。如果人類在巫術方面發展,就不會有機械人的出現,人類亦不會依賴電腦,而會不斷運用人腦使用巫術,使人腦而愈來愈進步。

 

在機械人設立的圈套中,我們就分不清那個是因,那個是果,就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現在要問是先有電腦還是先有知識了。

 

說到因果,總會有時間上的排序,先有因,才有果。但在《圈套》的時間理論中,則可能是暗示根本沒有因果,所有一切都是同步存在的。只不過大多數人類只能依著時間,不斷向未來的方向前進(《雙程》的主角則向過去前進), 才會以為因果有先後之分,並認為是由因造成果。但如果一個人能在時光中任意旅行,就如《迷藏》中的王居風及高彩虹,或者是進入了多向式時間領域的原振俠,可能會意會到,所有時間及一切都是同時存在的。

 

時光理論是很深奧很難理解的,究竟真實的情形是如何,能否發明時光機,可否改變過去未來,還有待科學家的努力了。

 

(完)  回頁首

 

返回倪學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