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叢林之神》的賞析文章包括:

 

1. 淺談 《衛斯理》中的預知能力                                            作者:仁子

 

2. 《叢林之神》 - 淺談改變未來的可能性

 

3. 空中衛斯理書齋 - 叢林之神(連結至「葉李華個人網站)  主講:葉李華,主持:梅少文

 

返回倪學網首

 

 

 
淺談《衛斯理》中的預知能力      作者:仁子(2021年3月

 

倪老在著作中提到預知時,總是帶有悲觀的態度,認為能夠預知未來只會為人們帶來無盡痛苦。

 

在《叢林之神》裡,衛斯理第一次接觸到擁有預知能力的人 —— 霍景偉。他因為思想儀的109B組件「叢林之神」而得到了預知能力,能夠確切知道七十二小時內圍繞著他發生的所有事情,而更遙遠的事情也全部會知道,只是確切的時間的未知的。他由此而覺得自己的生命就像是一件已經重讀過幾千次的舊報紙一樣乏味,最後因為忍受不了這樣的生活,隨著他預知的一樣,死在手術台上。故事中寫叢林之神大概是用一種超光速的波,令人的腦部感知到未來的景象。這種情形很像是把未來會發生的事情先「經歷」了一次,等同是擁有未來的記憶般。但是霍景偉的描述卻又有點不同,若只是化為記憶,那麼理論上他可以選擇不去回想,或是讓自己分心。而他卻描述未來發生的事情對他來說已經看過數千次一樣乏味,像是被強迫不斷重複回憶一樣。箇中情形,或許只有我們親自把頭放在叢林之神旁才能得知吧。

 

《天書》中的少女姬娜,在天書中讀到了自己的未來,知道自己將會因為飛車失事而死亡,甚至身體也不再完整。她因此「一直生活在極度的恐懼、痛苦之中,甚至希望死亡的一刻快點到來。」而衛斯理本人也窺得天書一角,得知一個令他痛苦一生的事實。這種預知與霍景偉的又有不同,只有看了天書的內容,才能得知。姬娜因為受不住預知未來的能力的誘惑,令自己人生最後的一段時間變得極度痛苦;衛斯理只看了一小段,露出的驚恐表情使白素堅決希望衛斯理把秘密收起來不告訴他人。不過,來自鏡像宇宙的那個人說天書裡記載了一萬年內所有人發生的所有事情,說不定裡面有一大半都是瑣碎的小事。白素把整部書燒了,剩下的一片紙灰裡剛好讓衛斯理得知一件悲慘的大事,真不知道應說他運氣好還是不好了。

 

倪老對於預知未來的觀點始終如一,「預知將來,不論是小至個人命運,或是大至世界前途,都沒有甚麼好處。」但筆者的觀點則與他有一點差別,痛苦並非由於「預知未來」,而是「擁有不好的未來」。預知未來會帶來痛苦的原因,是「希望改變所預知到的未來而又無能為力」,而只有在未來是不好時才會令人希望改變它。在兩個故事中,霍景偉和姬娜都是因為預知自己的死亡,一個希望擺脫自己的預知能力,另一個則希望改變自己的未來,但最後他們都只能以極度低落的情緒接受了自己的死期將至。這些都是擁有預知未來的人本身就擁有悲慘的未來的例子,就算他們不預知,悲慘的事情仍然會如期而至。預知只不過是灑在傷口上的鹽,即使不灑上,傷口所帶來的痛楚也是無法避免的。不過,故事中也有提到,「如果知道自己甚麼時候死,就算死亡是在一百年之後,在心理上,便也是一種極沉重的負擔,逼得人無時無刻不去想念它。」對於悲觀的人而言,這會是痛苦一生的事,但對於樂觀的人,說不定會因此享受剩下的日子。世上不乏「如果剩下一天的生命,你會... /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會...」的問題,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哀傷的答案。自然,「如果」與「真實」不同的情況時有發生,大家會有怎麼樣的反應,誰能說得定呢?

 

另外,《叢林之神》裡提到的預言會使「生活變得十分乏味」。筆者認為即使已經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並不一定就會因此而感到沉悶,無論是擁有了未來的記憶,還是讀到的未來,事情在真正發生時的感覺總是不同的,甚至可能會期待著它的發生。例如在中學、小學時的學校旅行,有的人會在前一天的晚上睡不著;又或是中了獎金等待去領獎;或是一碟精美的食物放到你面前等待你的享用,都是已經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情,但仍然會為它們感到興奮。霍景偉的情況,也有可能是因為想改變他的未來,卻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到最後的心死才導致他認為生活乏味,並不是只因「預知了」而導致的。話說回來,即使不擁有預知能力,擁有重複的乏味生活也差不多。人的生活經常一成不變,由每天起床,上班上課,到最後回到床上睡覺,所做的事情都是例行公事。如同《規律》裡所寫,盧達夫組織裡的人跟踪了康納士博士一整年,畫成了一組組一模一樣的軌跡。其實他們不需要一年,只需要一個月、一個星期甚至只是一天,他們就能夠畫出未來康納士博士的行動軌跡了,這不就是等同於預言嗎?

 

能夠預知到未來是否會令人痛苦,是根據一個人的未來的好壞而定。但是依照現在人類的生活來看,預知未來的能力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的確只會帶來痛苦吧。

 

(完)  回頁首

 

 
《叢林之神》 - 淺談改變未來的可能性       作者:紫戒(200896日

 

不少衛斯理故事和預知有關,當中的主角都有不同的原因而得到預知能力,但都強調可預知的未來,是不可改變的。

 

霍景偉的預知能力來自「叢林之神」,其實它是外太空的儀器,能發出一種波;衛斯理假設這是一種能超越光速的「電波」,可以加強人類腦電波的作用,因而有預知能力。

 

若這個假設屬實,腦電波因為超越光速而預知的未來事件,在未來是早已發生的(這句子的時間式有點兒混亂吧),所以不能改變,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衛斯理提出霍景偉能改變一些小事,例如他預知飛機會失事,甚至知道白素會乘坐這架飛機,所以才預先通知衛斯理,避免白素遇上意外。霍景偉亦同意他能改變一些小事,但無補於預知帶來的痛苦。

 

葉李華博士在「衛斯理回憶錄」的《天算》中,亦就可以透過預言來改變未來,提出一個「漏洞理論」。他認為預言並不能具體包括所有事情,否則每一個預言都會有很多資料。所以,預知者可改變預言未提到的事情。就以白素被救一事為例,因為預言只提到飛機失事,但沒有提到詳細死者的名單,所以就有了漏洞,讓預知者能救出少數人,雖然仍不能阻止飛機失事。

 

不過,也很難証明是由於霍景偉的預言而改變未來。因為,可能是霍景偉除了預知飛機失事之外,亦預知了他會通知衛斯理來救白素。他為了避免衛斯理繼續纏擾他,所以寧可跟隨預言而行。

 

就算霍景偉沒有預言自己會通知衛斯理救白素,也可能早已注定霍景偉會透露飛機失事的預言而導致白素不會上機,只不過連霍景偉也不知道吧。

 

能改變未來,就算是一件小事,其長遠影響也會是很大的。「蝴蝶效應」提到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就算初始條件有很微小的變化,長遠來說,也會為整個系統帶來巨大的連鎖反應。白素的生與死,會對衛斯理影響很大,欠缺白素的支持及幫助,衛斯理在未來的奇遇定會有不同的結果,尤其是衛斯理的經歷和很多大事有關,若果霍景偉真的改變了白素的命運,在那一刻,他曾預言的未來應會有很大轉變。但霍景偉仍是對未來充滿苦悶,可知未來沒有因為拯救白素而得到改變。由此推論,根本不是霍景偉改變了未來,而是注定了白素不會有事。

 

若果把衛斯理對「叢林之神」的假設改變,也可以解釋是由於霍景偉的預知而救了白素。假設「叢林之神」發出的電波確實能加強人類腦電波的作用,但不是預知未來,只是能讓腦部收集了現時所有因果並加以分析,然後把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顯示在「預知者」的腦海中。而「現時所有因果」並不包括當事人會因為知到「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而作出改變。因此,若認為預言不能改變的,就不會「逆天而行」,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當然會跟著發生。但就算作出行動,也不能對短時間內將會發生的事改動太多,因為人力的影響似終不及已累積的因素大。所以,能在飛機失事中救出少數人,而不能阻止整個意外發生。

 

這個假設,其實和改編同名小說電影The Minority Report(又名:「未來報告」或「關鍵報告」)差不多,提到未來會有不同的可能性。這或者可以解釋為何倪匡在《靈界》(又名靈界輕探)一書中的命書,對已發生的事非常準確,但對未來的事則很模糊。因為未來是可以作出改變的,愈遠的未來,改變的可能性就愈大,所以預言就只能愈來愈模糊了。

 

曾想過創作一篇小說,主角的預知能力有所限制,只能預知今、明兩天發生在他身旁的事。到了翌日,他又可以知道第三天的事。每一天,他都就已預知的事盡量作出最好的選擇,改變未來。但事與願違,因著一些不是發生在他身旁而未能預知的事,都使他的最好選擇弄巧反拙,每一天的結果愈來愈差,最後……詳細的情節安排也要好好想一想。

 

現時平行宇宙理論非常普遍,提到不同的未來存在於不同的宇宙。在網絡上有一名自稱來自2036年的美國軍人John Titor,作出很多預言,並提到他的時間線和我們的已有不同,估計會有1至2個百分比的差別。他相信若他逗留的時間愈多,分別就會愈大。姑勿論John Titor的真正身份,但他的說法和上文提到的也吻合,預知者或來自其他時間的人,確會影響到未來。

 

或者,在時光旅行的人永遠不能到達自己時間線上的過去或未來,只能到達其他的宇宙,而時光旅行的人所帶給其他宇宙的影響,其實亦是早已注定,從這個角度看,每一個宇宙的未來,也是不能改變的。

 

究竟,未來能否改變呢?

 

(完)  回頁首

 

返回倪學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