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解脫》的賞析文章包括:

 

1.《解脫》 - 生命的最終目的

 

返回倪學網首

 

 

 

《解脫》 - 生命的最終目的       作者:紫戒 (2008612日)

 

倪匡於1969年撰寫《湖水》時,企圖探討靈魂的存在。雖然倪匡相信有鬼魂,並有親身體驗,但因當時社會的風氣問題,認為鬼魂一說是迷信,所以倪匡最終把《湖水》改寫成偵探故事。直至於十年後的1979年,衛斯理在《木炭》中,証實靈魂的存在,並成功與困在木炭的林子淵靈魂溝通。林子淵在木炭中「呼喊」道:「放我出來」,和 在《解脫》中,陳長青及他的師父天池上人尋求徹底解脫,都有著差不多的目標,就是希望至少脫離現階段的生命模式。不過,林子淵是希望進入第三形式的生命,而陳長青則是希望靈魂能徹底消失,到達生命的最終極,沒有任何形式的存在。

 

書中最後更以《金剛般若密多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不受想行識……能除一切苦厄……」,認為是描述生命得到徹底解脫的境界。而這種情況,和原振俠系列的《魔女》中,被魔王作為食糧的靈魂,竟然很類似。魔王提及以下理論:

 

      『在靈魂逐漸消失的過程之中,他們的痛苦,也因為根本已沒有了存在而消失了,我看不出這有甚麼不好之處。』

 

      『連佛教的理論,也要人最終能脫出輪迴,不要再有生命形式的生老病死之苦。到了那樣的境界,才是最高境界。』

 

原振俠表示不贊同,認為佛家的最高境界是超脫輪迴,但還是以另外一種生命形式存在,不是徹底的消失。是原振俠對,還是陳長青對,或者兩者都不對,相信每個讀者都有不同的見解。但陳長青及林子淵都是站在靈魂的角度,揀選脫離靈魂這種生活形式,相信也有他們的道理吧。另一方面,活在陰間的曹普照一家及其他靈魂,似乎又樂在其中;李宣宣解釋這是因為陳長青見識超人一等,和處在陰間中的渾噩無知的靈魂不同。

 

《五音集韻》提到:「人死為鬼,人見懼之;鬼死為魙,鬼見怕之。」如此說屬實,鬼魂死後,也只是另一種生命模式,其力量恐怕較鬼更大。但魙死後,又會變成什麼呢,還未成為鬼的人類,自然難以理解。在聊齋誌異的《章阿端》中,提到阿端由鬼變聻的狀態,「面龐形質,漸就澌滅」。鬼的外貌也會在臨死前而漸滅,可能是鬼能讓人看見的能量逐漸消失吧。

 

在原振俠系列的《快活秘方》,亦似乎只提到進化的最終模式,是沒有肉體,只有靈魂的單獨存在,變成永恆的生命。書中更問及永恆生命的目的,不過,對於只有短暫壽命的人類,這問題確是太遙遠了。但由此可見,陳長青亦需要「死」很多次,才有機會達到他徹底解脫的目的。

 

生命的最終目的,是生存還是消失,確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人類只知道現在的情況,而不知道死後變成靈魂的生活模式,確是很難討論,更何況靈魂死後的情況,就更難以想象了。但筆者則覺得每個生命都有他們不同的選擇,徹底解脫是否最終而又最好的生活模式,會是因「鬼」而異的。

 

(完)  回頁首

 

返回倪學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