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再來一次》的賞析文章包括:

 

1. 《再來一 次》和進化論

 

2. 空中衛斯理書齋 - 再來一次(連結至「葉李華個人網站)  主講:葉李華,主持:梅少文

 

返回倪學網首

 

 

 
《再來一次》和進化論          作者:紫戒(2008915日

 

從倪匡的散文中得知,他興趣廣泛,且每一次都非常投入,有些更達專家程度。由興趣而得到小說的靈感,也有不少。例如,他曾熱愛收集貝殼,更曾和英國人Rick Luther合著「Cowries and Cones of Hong Kong」一書;而衛斯理系列中就有一個名為《貝殼》 的故事。他對音響的興趣,也可能令他寫出《古聲》這個故事。木工方面,他的成績似乎稍遜,但在《還陽》一書中,可見他對木材知識的廣博。而在養魚方面,《透明光》中提到的透明魚特性,也化成他筆下的透明人的弱點。

 

在《再來一次》中,也有提及繁殖金魚所發現的特別之處,不知是否也由此而引發他寫出回復青春的可怕之處了。

 

書中提到,美麗的金魚是由鯽魚變成的。在二千年前的《山海經》已有記載的紅色鯽魚,經過長期飼養及雜交,培育成今天的各類金魚品種。有一些品種的金魚,形狀和鯽魚有很大差別。但無論甚麼品種的金魚,魚卵孵化後,部份小魚的形態是和鯽魚一樣的,可見鯽魚的遺傳因子一直存在於金魚中。

 

蒙博士把抗衰老素大量注入老人身中,讓他們回復青春。這假設和《不死藥》差不多,也是抗衰老素,不過,《再來一次》中的老人,可能是注射得太多或其他原因,其結果就悲慘得多了。原始遺傳因子的作用他們身上活躍起來,各老人 回復到精子和卵子初結合時的狀態,在發育過程中,卻逸出了原先發育的規律,變成了怪物,原來是放大了的三葉蟲及阿米巴蟲等等。 由此看,雖然是同一個開始,但進化也有不同的路程,結果亦有很大的差異!

 

進化論提出已有百多年,到現在仍有很多爭論,當看到小說提出人類的遠和和三葉蟲等竟是「表親」,也覺有點突兀。但從小說角度來看,更能顯出「逆天而行」的可怕後果。人的生老病死,多年來已是定律,當科學家研究如何違反自然及涉獵造物者的範疇時,都會受到很多衝擊。

 

衛斯理雖常常表示自己能接受一切世俗眼光認為不可能的事,但這亦只限於一些可接觸的事實及現象,例如外星人、透明人及預知能力等等。但當一些超時代的研究和現時的文化及道德有違背時,他就不能接受了。所以,當蒙博士提到在將來,不單止會有不同色種的人士,還會有球形人、扁形人及有觸鬚的人等等,衛斯理就無法接受,更擊昏蒙博士,然後報警。

 

老實說,相信大部份人也如筆者般,不能接受蒙博士的說法。但社會及科技是不斷變化的,尤其DNA是近年最受重視的研究之一,定會對未來社會的文化及道德規範做成大影響,但這不是身處現代的人容易想到的。就如在 六、七十年代,也很難想象網絡的普及,對人類的生活習慣、溝通模式、資訊的散播和私隱要求等等所做成影響,而這只是在十至二年多的變化而已。

 

科幻小說的一個特點就是能先把這些矛盾帶出來,讓讀者自行反思。《後備》和《再來一次》都是很好的例子。

 

(完)  回頁首

 

返回倪學網首